“惠安的石雕石材行业现在遇到发展瓶颈,一是品牌打造不力;二是用工紧缺;三是内部无序竞争,特别是在出口方面互相压价,导致石雕石材业低迷不振。”惠安石雕石材同业公会会长蒋细宗说。
惠安石雕石材业路在何方?市委、市政府提出,政企合力、共同开启民营企业“二次创业”新征程,给惠安石雕石材企业指明了前进方向。
转型提升迫在眉睫
惠安石雕历史悠久,蕴涵丰厚,历经千百年的积累和沉淀,以出神入化的创作技艺、形神兼备的艺术风格享誉海内外,素有“中华一绝”之美称。“惠安石雕”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去年4月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惠安县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“中国石雕之都”、“中国民间艺术(雕艺)之乡”荣誉称号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,惠安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石雕石材集散地,并且形成了矿山开采、石雕石材机械制造、荒料营销以及运输等上下游配套产业体系。2011年,石雕石材业实现产值120.3亿元,出口交货值6亿多美元。
然而,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进步,惠安传统雕刻产业受环境保护、劳动保护、劳动待遇等因素的制约逐渐被边缘化,新一代惠安人对石雕产业和雕刻艺术发展的热衷程度逐渐下降。工人减少、用工成本增加、缺少一支产业营销大军,中小企业融资难,产品同质化、行业白热化杀价,缺乏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问题困扰了很多惠安石雕企业。因此,整个石雕石材业迫切需要利用科技创新和文化内涵来转型提升,提高新一代惠安人的雕艺创作热情,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。
奋起突围再铸辉煌
“在‘二次创业’中,我们要致力于提高惠安石雕石材企业的知名度,打造惠安石雕石材行业品牌,抢占世界雕艺基地制高点。一方面,要建设一个集交易、展示、 培训基地、雕艺大师实践基地于一体的中国(惠安)雕艺博览中心;另一方面,要整合资源,建设一个石雕石材业转型提升工业园区……”蒋细宗会长说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惠安将按照“抓住行业升级与布局调整”两个着力点要求,坚持“政府引导、部门合作、企业主体、市场运作”原则,引导石雕石材产业向生态环保要支撑、向科技创新要后劲、向管理创新要潜力、向产业高端要空间,进一步扶优汰劣,融合惠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,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,分步骤、有重点地推进全县石雕石材产业转型提升,构建石雕石材现代产业体系。
强化政府的规划和引导。成立全县石雕石材行业转型提升工作指挥部,加强对石雕石材行业转型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,全面开展全县石雕石材行业的规范管理、转型提升和石雕文化创业园区规划建设等工作,致力于提高资源利用率,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谋求“五大新突破”。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,谋求创意产品和创新技术上有新突破;提升文化艺术含量,谋求产品附加值上有新突破;提升品牌竞争力,谋求培育驰名商标上有新突破;提升市场开拓能力,谋求占领国内外市场上有新突破;提升产业配套能力,谋求产业链延伸上有所突破。实现石雕石材行业由资源加工型向文化创意、高附加值产业型转变,由粗放经营向规范经营转变。
高标准、高起点规划建设石雕石材产业集聚园区,按照“条块”结合的思路做好重点区域的规划设计。“条”状方面,充分利用惠黄、惠崇公路两侧,特别是从赤湖路口到崇武车站一带的景观大道,体现惠安石雕千年产业的特色和沿路企业百年老店的特色。“块”状方面,树立“石雕进园区、园区当城建”的理念,根据石雕石材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、雕艺博览中心相关规划方案和景观设计等,分阶段、有序地把石雕石材产业园区和石雕文化创意园建设成为集生产、销售、展示、研发、培训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,把惠安打造成为世界级雕艺产业基地。 持续优化石雕石材产业的发展环境,在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、评定装饰装修和园林古建等资质、评选工艺美术大师和名人以及企业技术改造、引进先进设备、产学研合作、品牌创建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扶持政策,促进惠安石雕石材产业迈上新台阶。
充分发挥县石材公会的作用,研究制定出台《石雕石材行业规范管理工作重点》和《行业准入标准》,规范石雕石材行业市场秩序。强化政府对“三无”企业和环保卫生不达标的石雕石材企业进行综合整治,引导企业主动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,保护资源和环境,促进石雕石材产业科学发展、绿色发展、跨越发展,再铸“石雕之都”新辉煌。
新闻中心